耳鳴能預測地震嗎?
邱正宏 |
先來看一則小故事,美國新墨西哥州有一個名叫陶斯(Taos)的小鎮,當地居民常會聽到山谷間發出低頻「嗡嗡」聲,少數人被這種聲音逼到快發瘋,但這種聲音卻無法用一般麥克風或偵測儀錄下來。於是,美國國會在一九九七年組成調查團,到當地研究此怪異現象。
結果發現,原來這是地震前空間出現怪異的物理變化,導致少數人耳內放電增強的現象;他們稱之為「地震響鳴」。地震前,震區上空大氣電離層電子濃度發生急劇改變,使自然界出現許多反常現象,與此相應的溫度氣壓變化,常使人體感到不適。特別是靈敏的耳朵,常會有耳鳴、頭暈等現象。有些人甚至感到耳痛、頭痛與失眠等。
為何有些人會有這種「特異功能」,而有些人則否?其實,與內耳構造有很大的關係。聲音從外耳傳入中耳腔內,靠著中耳腔的三塊聽小骨,將機械能傳遞到內耳,震動耳蝸內的淋巴液後,再由毛細胞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
耳蝸內富含鉀離子的內淋巴液與富含鈉離子的外淋巴液,維持著一百二十五mV至一百五十mV的電位差,兩種淋巴液體積相加後,構成耳蝸內的共振腔。耳蝸包埋在顳骨裡,顳骨是人體所有骨頭中最緻密的,從結構上來看,這就形成固體到液體一種很特殊的共振結構。
聽小骨、耳蝸與顳骨總合起來的質量,每個人皆不相同,某些人的總質量,特別容易對地球所產生的特殊頻率的物理現象起反應。這也說明為何只有少數人是「地震易敏者」,甚至在他們身上也可能只有某一邊是特殊的「地震易敏耳」呢!
「地震易敏者」不只感應居住地附近將要發生的地震,甚至對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地震也可感應。因地殼釋放出的能量,可以如同水波沿著水面傳導一般,只要能量夠大,的確可沿著地表傳到地球每一個角落。
經常感應到地震的人,甚至可以經由學習,從每次耳鳴發生的時間、發生的音調與發生的特性來預測地震位置與地震大小。
觀察「地震易敏者」的反應時,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人在地震發生前,會有耳阻塞(ear block)效應,病患耳朵在一段時間內,突然失去聽覺,對所有聲音皆不起反應,有些人在此同時,還會聽到某一個特定頻率的單純聲音。
這是否為地震前特殊的磁場,對「地震易敏者」內耳或腦部所造成的影響,仍然是未知。在醫學上,這是令人很感興趣的現象,說不定某種強度的磁場,可使耳鳴消失或至少對耳鳴病患有某種程度治療效果。
地震前會耳鳴的病患,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法。醫師能做的第一件事,應是先接受「某些人在地震前,的確是會有耳鳴發生」的事實,正如陶斯小鎮的調查專家一樣,不要在一開始就先否定「地震響鳴」現象,否則將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
蘋果日報93.10.17新聞報導
奇人耳鳴預知大地震
先知先覺 |
|||||||||||||||||||||||||||
右耳聽瀑布聲 |
|||||||||||||||||||||||||||
上周五已應驗 |
|||||||||||||||||||||||||||
美研究夏綠蒂現象 |
|||||||||||||||||||||||||||
瑪法達看星:月底有巨災 |
|||||||||||||||||||||||||||
TVBS員工刺耳聲預知地震 |
|||||||||||||||||||||||||||
日本專家看鯰魚急躁救人類 |
|||||||||||||||||||||||||||
磁場變化 動物先知 |
|||||||||||||||||||||||||||
傳說預知地震動物 |
|||||||||||||||||||||||||||
龍宮皇帶魚(俗稱地震魚) |
|||||||||||||||||||||||||||
鯰魚 |
|||||||||||||||||||||||||||
鱷魚
|
其實耳鳴感應地震不就跟風濕痛感應天氣一樣?
這是我們聽到的電磁波訊號(耳鳴)聲
http://hyp.rithosts.net/earth.mp3
精確預言東京大地震的日本奇人串田嘉男
日本多次強震均被串田嘉男預言,但日本地震專家卻不屑一顧疏以防犯而導致重大損失(法新社圖) |
精确預言東京大地震的日本奇人串田嘉男
【大紀元9月30日訊】兩周前,自學成才的奇人串田嘉男根据監測到的電波异常波動,作出了惊天動地的預言——東京日內將發生大地震,但日本地震專家對此不屑一顧。然而20日,這個擁有3000万人口的大都市果然遭遇地震。此后,上周五北海道的里氏8級強震,終于勾起東瀛島國對地震的沉痛記憶。這次,再也無人敢無視串田嘉男。
據中國日報9月29日報導,兩周前,東京幾乎60%的市民听到地震傳言﹐但是在日本這個地震不斷的島國,“狼來了”的警告已叫了無數回,大多數人听到傳言的第一反應只不過是多買一些瓶裝水,然后如常上班生活。
但是到20日12:55,東京市民几乎人人感到大地在搖———里氏5.5級的地震來襲。里氏5.5級已算強震,但并無多少毀滅性。但9月26日,超級強震來了———東京几百公里外的北海道發生里氏8級大地震,据稱威力不亞于千顆原子彈同時引爆。不幸中的万幸是,震中在距北海道東南80公里海域,造成的人員傷亡有限。現在,所有人都在追問:最初的地震傳言到底從哪來?
答案來自東京以西90公里處山梨山區的一座天文觀測台。在那儿,串田嘉男和妻子齡龜及几個青年研究員終日守在一堆儀器前,監視著甚高頻(VHF)無線電波。
自打10年前串田夫婦認為VHF可預測地震后,就一直在對其進行密切監控,并向外發布預警。串田稱:“每次看到數据顯示有強震,我都會陷入矛盾,不知該如何應對。如果我不說,可能有成千上万人死亡,但如果我發布了預測而我又搞錯了,大家就會失去對我的信任。”
1995年5月,串田舉辦新聞發布會,稱薩哈林地區可能會發生地震,到場的几個記者全都一笑置之。同年5月27日,北海道以北不遠的薩哈林群島發生里氏7.5級大地震,造成1989人喪生。而在地震專家眼中,清教徒般的串田始終是個异類,他与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業余研究者或科學怪人似乎毫無二致。
1993年8月的一個夜晚,正記錄甚高頻無線電波(VHF)變化、追蹤太空隕石的串田發現,記錄儀上出現了一連串“很特別的基線波動”。最初他以為設備出了故障,沒在意。他說:“我當時以為學術界早就知道VHF電波与地震的聯系了,所以根本沒多想。”但几天后北海道發生了地震。
1995年元月中旬,這种電波波動与地震的“巧合”重演,他仍未在意,直到兩天后即1月17日,打開電視机的他看到慘不忍睹的畫面:神戶大地震導致6400人喪生,近50万人無家可歸。
“我被徹底震住了,以后几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嚴肅對待自己的工作,也許會有很多人活著。”串田隨即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自己的發現,但地震專家對此的評价全是嘲笑与不屑一顧。
面對地震科學家的敵意以及媒體的嘲弄,串田并沒有灰心,而是決定放手一搏:夫婦倆于1995年籌措了1000万日元(約合75万元人民幣)以購置新設備。過去几年來,這兩位天文學家一直在潛心探究地面的微妙變化,這可是既耗時間又耗金錢的事情。串田自言如今每天工作長達16小時,壓力不言自明,46歲的他已是滿頭白發。
目前全球每年發生几千次地震,其中震級在里氏7級以上的強震一般有10來次。在過去一個世紀,世界各國均為地震研究投人了不計其數的人力与物力,研究對象更是無所不包:岩石、地面溫度、地下水水位、太陽黑子、月亮、潮汐乃至狗与鯰魚的异常行為,概而言之,几乎所有可以与地震預報挂鉤的現象均納入了地震研究范圍。但專家們無計可施。1997年,地震學界的4位扛鼎學者——凱勒、杰克遜、卡崗与穆拉吉亞在《科學》雜志發表合署論文斷言:地震無法預報。
但串田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他的理論是:在地震發生前地殼壓力上升,地殼出現的小裂縫及岩漿活動令大气顆粒充電,導致電波變化。通過捕捉与分析VHF無線電波的不規則狀況,就可預測地震的發生与強度。
串田驕傲地宣稱,過去10年,他至少准确預報了36次大震。今年8月,儀器突然又發出信號,串田据此預言:“超強地震會在9月16日或17日襲擊東京,前后誤差各兩天。”現在回頭看,串田預報的日期很接近,但震級有誤,不過串田認為自己從中學到了很多。
最新預測應驗為串田贏得了聲譽。現在,每天他都會接到100封電子郵件。盡管如此,質疑聲一如既往。“這純屬巧合,東京發生地震是常有的事,預言准了并不稀奇。”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訪時回應。
這种質疑讓串田多少有些黯然:“科學應面向公眾,為公眾服務。它應充滿活力,不局限于科學期刊。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合作,即使現在有阻力,我也不灰心。我堅信這种狀況未來一定會改變。”
(http://www.dajiyuan.com)
9/30/2003 2:59:01 AM
921受災者JOE的經歷
921集集大地震描述 |
||||||||||||||||||||||||||||||||||||||||||||||||||||||||||||||||||||||||||||||||||||||||||||||||||||||||||||||||||
作者:JOE |
||||||||||||||||||||||||||||||||||||||||||||||||||||||||||||||||||||||||||||||||||||||||||||||||||||||||||||||||||
那個"下雨"的聲音是來自空氣中 聽起來完全就是下雨聲一模一樣(雨劃過天空的聲音 雨打在樹葉的聲音 雨落在地上的聲音)
南亞海嘯--10歲女童救百命
海嘯周年/10歲女童救百命 「沙灘天使」返泰追悼亡靈 誰喝乾了它? 智利南部5公頃大湖離奇乾枯
誰喝乾了它? 智利南部5公頃大湖離奇乾涸世界自然奇景總是令人嘆為觀止,不過您可曾看過整座湖的湖水消失見底的景象?這樣的奇觀就發生在智利南部的奧希金斯國家公園,整座湖乾涸的畫面讓智利林業委員會驚呼太不可思議。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地層出現裂縫,才會讓湖水消失。目前管理人員正調查當中。 這片湖泊位於智利南部帕塔哥尼亞高原麥哲倫區的奧希金斯國家公園,主要是由融化的冰河雪水形成,表面積約4到5公頃,大約是10個足球場大,水深約30公尺,湖水突然離奇失蹤的景象,讓智利林業管理局人員都感到太不可思議。 從一張今年4月份在這座湖所拍攝的照片可看到,整座湖的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還有冰河以及冰塊岩石,景色相當美麗,但是今年5月管理人員在例行巡邏時,赫然發現湖水全部不見,整座湖早已乾涸見底,留下幾塊原本漂在湖面上的冰,和一大堆裂縫。 智利國家林業合作局地區主任羅梅洛說,「三月我們巡邏這個地區時,一切都還很正常。五月我們再去,驚訝的發現,這個湖泊已經完全消失了。」他說,「這個湖就這樣消失了,沒人知道原因。」 不但智利的專業人員無法理解,美國的專業人才也不得而知,CNN的氣象播報員毛利就親自前往智利做相關報導,並且想找出原因,但是到了現場後,所做的連線也是只能說出:「怎麼會有湖完全消失呢?這真是太神奇了。」 不曉得是地震前兆? 目前湖水離奇消失的原因並不清楚,專家猜測有可能是因為地層出現裂縫,導致整座湖的湖水流光,而智利國家林業局已經召集多位地質學家前往調查。
地震前兆的人體感應與科學啟發(一) - - 台大朱教授地震前兆的人體感應與科學啟發(一)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 朱子豪教授 引言 (地調所版) 宇宙訊息紛紛呈,感應神通漸漸生 婆娑大事結構運,事機未成前兆徵 神明慈悲天機露,災難預警事相透 有緣感知先豫作,福德辨定吉凶酬 近年來颱風、水災、震災、土石流等災害頻傳,影響人名生活至鉅,災害的防制、預警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在主要的自然大災害中,人類已能探知颱風位置、規模大小及行徑,土石流的潛在區位即發生的條件,故對於颱風與土石流的恐懼已大大的下降。而唯獨對於地震的掌握不足,對地震災害的恐懼隨著近期的頻率與規模的攀升,則是有增無減。尤其是在日本的阪神、新潟,土耳其,墨西哥、台灣的集集(921)的大地震的洗禮後,對於人的脆弱及大自然的威力,又有新的詮釋。如何運用現有的人類知識、科技與感應能力,提早預知大災難發生的時間、地點與規模,實為此一災難頻傳時代最重要的科技發展挑戰之一。本文先簡介近年來國內外地震前兆研究重點與監測方法,並將近期出現的人體地震前兆感應現象加以整理。主要有人體感應的地震前兆的類別,訊息的型態,探測的能力範疇,可能對應的地震物理訊號等資訊加以陳述。其中有許多的新的訊息可以提供地震學者一些地震前兆研究的啟發,最後並整理民間提出的一些另類的地震發震假設與作者對設置地震前兆偵測網的建議。 一、 現代科學對地震機制的理論簡介 在目前的地震研究中,對於地震的推動力、發展機制、誘發因子、及伴隨現象已有局部的瞭解,但尚未成熟到足以清楚的掌握地震動向、預測地震、或甚至操控降服地震。目前發展最好的是地震的震波監測,推算地震的發震時間、位置,規模等特性,及地震前的地殼形變、應力變化的點狀監測,及主要活動斷層的大地震的週期。此些努力多側重於地殼的震動、移動、壓力的偵測。故不是只能偵測已發生的地震,便是只能推論中長期的地震發震週期與機率。此成果與社會大眾最需要的短臨地震預報的需求,尚有一段相當長的距離。由與過去的歐、美、日本的地震科學家在投入大量經費與時間於地震預測的研究後,還是未能準確的產生有實用價值的穩定與準確的地震預測技術,便太早下了斷語,判定地震無法預測。此一宣告造成地震預測研究上的關注降低,投入的資源與能量下降,此與社會的需求似有背道而馳的現象。 目前科學家所瞭解的地震推動力量主要是由板塊碰撞、火山或殞石撞擊、或人類引發的大爆炸(如核爆),其中主要地震還是大多由板塊的碰撞所造成的。1967~1968年,勒比雄等人整合大陸漂移說與海底擴張說的證據,提出「板塊構造學說」,說明了地球的中洋脊處的地涵軟流圈熱對流上升現象形成主要的地殼推動力。中洋脊兩側板塊分離(見圖一),而岩漿流出形成新的板塊物質,其拖曳運動形成地殼板塊間的移動及碰撞力量。目前的地震研究多關注在地震的震央,地震引發的活動斷層的錯動,地殼的應力與起伏的變化,但多忽略了地震廣大的孕震區活動與孕震期的徵兆,地震的誘發的因子,及震央附近伴隨地震活動形成的短臨前兆現象及其訊號傳播。
圖一板塊構造學說中的軟流圈熱對流上升使中洋脊兩側板塊分離 (圖片來源:部編版國中地球科學) 二、 地震前兆的科學研究與偵測儀器
至古到今有許多的文獻記載各類地震前的異象,其中有生物的、天氣的、或天體的異常。以今日的地震前兆研究可將此些現象分為地震前兆、地震發震伴隨現象與地震誘發現象三大類。而其中的地震前兆又可以分為生物感應(人的各類感應、動物大量遷徙及異常行為、植物的異常釋放氣體)、地殼位移、水井水位與水質異常、地層釋出氣體(如氡氣)、地面增溫與變乾燥、地裂與噴沙、地應力異常、電離層電場異常,電磁波異常,磁與電場異常、地震雲與夕陽彩霞的異常絳紅等。 地震前震央附近發生電與磁的便亦會擾動,皆是由於岩石在受到強大的壓力時,會產生異常電場所造成。其生成機制主要是火成岩体內含有潛伏的電離子攜帶者PHP (positive hole pairs),而PHP會因為岩石壓力下生成的微破裂及錯動而被激發。接著釋放大量的殘缺電子,而行稱異常電場。除了電場、磁場的變動外,尚會有電磁波的產生。而地下與地面的電場由會引發電離層電場的異動,而造成通訊上的異常。國內最大的地震前兆整合科學計畫是由中央大學執行的「地震電磁前兆研究」教育部卓越計畫,它主要由以下五個子計畫所組成: 1)地震前兆研究-地震相關變化 ;2)地震前兆研究-地磁及重力場變化 ;3)地震前兆研究-雷達干涉偵測地表變形;4)地震前兆研究-電離層變化 ;5)地震前兆統計研究。此五項計畫的近年成果已在TAO期刊中發表。各項研究皆一致肯定大地震前電場與磁場及電離層皆有明顯的電磁擾動前兆,其擾動的強弱與地震強度及與震央距離有關,唯有時此些前兆會與其他的現象相混淆,不易穩定而明確的分辨。
在此一卓越性的計畫中所探測的前兆現象只是電磁前兆中的一部份,其他尚有電磁波,孕震區及震央的熱紅外線(紅腫增溫)。目前在大陸有固定的電磁波異常的監測, 而孕震區及震央的增溫現象只有大陸及作者在進行研究。此外地下水方面,則有台大地質系 陳正宏 教授及水利署正在進行水井水位及氡氣異常的地震前兆監測。最近科學家發現大型的自然現象都可能伴隨著次聲波(頻率在20赫茲以下的聲波)的生成,如颱風、海嘯等,故地震的次聲偵測亦是一值得研究的課題。
1) 地磁監測 中大目前在全省有八個地磁站(有地磁儀)(見圖二)進行地磁異常監測。 在TAO的地震前兆專刊中(2004/10)尚有日本的服部克巳教授以地磁低頻異動訊號偵測震央的論文,應用三點定位的原理,來進行少量測站的震央定位。美國軍方有使用衛星偵測地面地磁的異常,用於監測潛水艇的動向,此資訊應可以應用於地震地磁異常的前兆偵測上。而美國加州的一衛星公司,將於近期發射一枚專用的地震地磁前兆偵測衛星(見圖三),用於觀測地球磁場內的極低頻訊號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F),以應用於地震預測。 A. B. 圖二 全省八個地磁站及量測 A. 地磁站分佈; B.地磁異常量測(來源:陳界宏,2004) 圖三 地磁偵測專用衛星用以觀測地球磁場內的極低頻訊號 (extremely low frequency, ELF) 2) 電磁波監測 而日本池谷元伺(1999)出版了「地震前動物為何起騷動--電磁地震學之誕生」一書,說明了地震的電磁學原理,其中地震電磁波可用於三點定位,推算出震央所在。大陸的MDCB網民間地震間測網便是以掃瞄三個低頻電磁波的異常訊號,推算可能的震央方向,以進行多測站間的交點定位,每週會進行大陸及鄰近地區的地震預測(見圖四),目前的正確性統計為75%。 圖四大陸的MDCB地震前兆電磁波監測網的預報圖 3) 電離層的異常監測 可以透過通訊異常來偵測,目前的最新的監測工具,是以固定的GPS站來進行電離層通訊異常的偵測。台灣有許多的GPS固定站,如地政司、地調所及名間GPS服務公司,中央氣象局、中研院地科所等。尚有許多的車隊管理與追蹤的GPS資訊可以用於GPS通訊異常的資訊來源。 4) 地震增溫的監測 使用氣象衛星的熱紅外線影像(見圖五),即地面的氣象測站來進行監測,為雲層會遮掩地面溫度資訊,而造成監測障礙。 圖五 熱紅外衛星影像之熱增溫現象(粉紅色部分)及其移動方向(1999年921地震) 其他的監測體系尚有地下水監測、氡氣異常釋出監測、地殼變動與應力異常,地下CO2、CH4氣體異常釋出及動物的異常行為監測等。
三、 地震前兆生物與人體感應
1、 生物地震前兆感應
生物能感應大地強烈運動的變化訊息是一種本能,而人的此類本能可能是退化,會是被掩蓋而不敏感。故師法與尊重自然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態度。而人體的地震前兆感應在生物感應中則又是彌足珍貴,主要是人可以語言夠通,告知更多的前兆感應的細節,以提共我們進行正式的紀錄與探索更多的前兆訊息特徵與可能對應的物理訊號。
1) 動物異常行為
古今許多文獻記載蟲、魚、鳥、獸在大地震前會有大量遷徙及異常行為,但由於未能正規與長期的科學觀察,未能驗證此些動物的震前異常行位的規律性,且無法由此些的異常行為推論地震的發震地點與強度,只可能知道或許會有大地震將至。而由非所有的動物皆會產生異常行為。目前亦有在實驗室進行長期錄影觀察的實驗進行,但未能得到穩定的規律前兆感應行為。但亦有在實驗室以岩石受壓破裂產生電磁擾動,而引發動物的騷動。或是以異常電常加諸動物而引發異常行為。美國地調所伊研究員僅以報紙上的尋狗啟事的數量與月亮的盈虧兩因子便可以得到75%的大地震預報正確性。板橋有一小狗可以準確的預測規模五以上的台灣地震,大地震前會有朝震央方向拼命抓牆的現象。而地震前兆感應奇人中有許多人反應他們的寵物狗經常會與他們有同步的感應,而表現異常。
經常報導的地震前兆敏感動物有蟲(馬陸、蚯蚓),魚(鯰魚、鰻魚、地震魚), 鳥(雞),,獸(含寵物狗、蜥蜴、烏龜)等。有些蜥蜴(岩蜥蜴、蛇蜥、楔齒蜥)能感知100公里範圍內將要發生的地震,蜥蜴有一種所謂的腔壁器官,稱為顱頂眼“第三只眼”對地磁和電磁場的反應都特別敏感的。
2) 植物
在過去沒有正式植物在地震前有反應的報到,但地震前兆感應奇人之意的台東賴太太則表示,大地震來前有些香花(如迷迭香與九層塔)會大量釋出香氣,而溝理得污泥、與糞便氣味亦會大量的釋放。有人大膽假設此與地電場的異常有關係。而賴太太亦聲稱大地震前地上的電場(或能場)皆有較大量的擾動。故此假設應可以配合賴太太進行實驗而得到驗證。
目前對於生物的地震前兆反應多為不安與想要逃離的行為,其應感應到一使其恐怖的異常強大訊息。目前對於生物地震前兆反應的感應對象有不同的假設,其中以電場、地熱、次聲波的異常感應作多,但亦不排出不同的生物在感應不同的訊息,而磁場與電磁波的異常亦是可能的訊號源。
2、 人體地震前兆感應類型及其可能的訊息源
在過去的地震前生物前兆感應多為動物,較少有植物與人的紀錄,在美國則只有有夏率蒂的耳音前兆已正式的記錄,此可能是因植物的異常較難觀測,而人的地震前兆感應多會被斥為病態或瘋子。在人類歷史上超能力與天才多會再開始被視為異常與病態,導致少有正式的報導與紀錄。最近透過台中 李振吉 先生在媒體上的大膽表白其耳音式的地震前兆感應,而引起其他的地震前兆感應奇人的紛紛現身說法,或暗地裡以電話會EMAIL方式與作者聯絡,或甚至接受深度訪談與長期前兆通報。此些奇人的現身,提供了許多目前科學界不瞭解的地震前兆細節,足以啟發地震前兆研究有更新的探索方向。
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歷程,地震前兆感應奇人已累積到二十九人(經常有通報者見表一),而經歸納其感應的類型則有十八類之多(主要類別見表二):1)耳音;2)耳漲與針刺感;3)身跳動;4)推震波;5)燥熱;6)視波;7)電場視訊;8)氣味;9)電流衝擊(頭脊);10)磁力線轉動;11)風壓;12)災害影像;13)全身被吸吐的感應;14)地上隆凸感;15) 延遲睡眠;16)後頭殼發漲;17)腰發漲痛; 18) 腳底會痛等。其中以耳音為最多,其次為身體跳動,及推震波。
其中國姓鄉 葉 先生可以感應前兆以預測地診的地點、規模與大致的時間,甚至是否有人傷亡; 另外可以感應地震位置的上有台 談的賴 先生與台北縣的 邱 先生; 新竹的 王 先生則在地震的發震與規模上預測很準,感應到耳音後大月24小時會發震; 台北有四位先生女士可以看到未發生的災害景象; 台北的 林 先生可以在很早便感應大地震的燥熱前兆,有十可以在幾個月前便感應到; 台東的賴太更可以感應到全台灣甚至歐亞板塊的電場(能場)的擾動方式與流動位置與方向,並可以感應的磁場的變動,及感應土石流、落石及泥火山的活動前兆。
在十八種的感應中,身體跳動者可以感應到地震的位置,災難影像或震央地圖影像感應者亦可以只到地震的位置。有些耳音感應者對於發生時間預測很準確,有的有方向感應,有的可以分辨海中或陸上的地震; 推震波感應亦會有方向性,但有時不夠敏銳; 大多式的前兆感應者堆可以推估地震的震度(或規模),推測3-5天之後的地震發生推測,但多無方向性與及無法推估發生的地點。
前述的遠端傳播的主要地震前兆訊息有次聲波,電場,磁場、電磁波,在尚未實驗前,依照個別的感應描述特性,進行大膽的假設(見表二),可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前兆通報記錄及驗證其預測的正確性與穩定度後,將較為正確穩定的感應者篩選出,在進行地震前兆感應訊息類別的認定便可已近一步的將人體感應的知識運用於發展新的感應地震前兆設備與判釋及推測地震發震規模、地點與時間。
3、 歷年感應預測及近期的通報記錄
在二十九位的人體地震前兆感應奇人中,僅有三位是經常通報者,由有五位是較大地震的通報者,其餘皆是較為被動的通報者,在大地震前透過電話或EMAIL聯絡時,多會歡喜的提供近期的感應記錄。其中經常通報的 董 先生、 邱 先生的電話通報記錄與李振吉的EMAIL通報的案例呈現於表三—五。由於通報的格式不夠標準,有時會有資訊遺漏,較難事後驗證。故初步設計了一通用的地震通報表格,並由通報資訊管理者來協助填寫。
目前有堆為感應奇人有其感應與預測的歷史紀錄,如板橋 邱 先生,台 東賴 太太,台北 金 老師等,今只以 邱 先生的部分記錄做為案例加以說明。過去的紀錄有部分不夠嚴謹,多只預測三至五日後會有某規模的地震出現,多無法知道其發震位置。
表一 地震前兆感應奇人清單(經常通報者)
表二. 前兆感應反應類別與其可能之感應訊息推測(主要部分)
|
2、 科學性的啟發
除了已有的科學性地震前兆偵測體系外,相互的整合判斷,及增加與整合動植物及人體感應資訊亦屬必要。在人體感應方面可以進一步的進行以下的研究。
1) 感應紀錄與正確性評估
進行有系統的正式人體前兆感應與預報記錄M並驗證其正確性與穩定度
2) 篩選及感應訊息源實驗
有篩選有高正確性與穩定度的感應者,進行感應訊息的實驗及整理期感應的訊息型態判斷邏輯
3) 協助改進感應判釋準則
協助歸納異常現象與地震的發震時間,地點與規模的關係
4) 設計獲選用對應於人體感應的前兆監測儀器
由生物與人體感應的方法與對象得到啟發,掌握可能有用的地震前兆訊息,並以更穩定與準確的紀錄,配合判釋邏輯,來進行前兆偵測與可能的地震預測。亦即以電場、磁場、低頻電磁波、次音波的訊息源來進行有地震前兆感應人感應試驗,以驗證不同的訊息場的感應能力,及其訊息型態的相似狀態,以推論其感應的可能地震訊息類別。
5) 針對其他的地震異常現象的時空分析以取得更多的測站以外的前兆資訊
日本有進行大地震後的地震前異常現象的調查,以收集更多的生物感應與電器干擾,或其他可能前兆的資訊,並分析其在時間與空間分佈上是否與地震震央,強度與發政時間有高相關。
3、 地震預測(獵抓地震)
國際上在短臨地震預報上有四個要素的要求:1) 規模;2) 發震時間;3) 發震位置;4) 發生的機率。在此要求上,正式科學中的中長期的地震預測皆無法符合發震時間的要求。依據chinesenewsnet.com網站上的登載,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研究小組宣布﹐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在不久的將來地震學家有可能預測幾個月之內將要發生的地震。 盡管使用這種最新的方法還不能確定地震爆發的確切日期﹐但是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稱在數月的范圍內進行預測還是可能的。
而更短時間的地震預報有其必要性,目前初大陸有一民間的MDCB地震前兆電磁波監測網有經常性的一週預報外,尚無其他的經常性預測活動。在經過長期驗證目前的人體地政前兆感應有高正確性後,便可以利用不同人的感應優勢,進行組合(未來的對應儀器亦可以相似的方法進行組合感應前兆與預報地震)。或人體與現有的前兆偵測儀器配合可以,在尚未有更有校的地震預報體系出現前,組合得到一有實用性的地震前兆偵測與預報的體系。以下為初步的人體地震前兆感應組合的預測程序構想:
1) 啟動:由燥熱感與早期震災視覺啟動一大地震的獵抓行動
2) 位置:再由身體跳動者與可見災害影像者,定出可能的震央位置
3) 規模:再由大家的規模推估的平均,與距離來推估規模
4) 時間:再由耳音中時間最穩定的感應者,預告24小時候的地震發生
二、 結語與建議
1 結語
目前科學界對地震的運作機制尚未徹底的瞭解,對於地震的伴隨前兆現象,有部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若可以善用於穩定的地震預測,則會是一大貢獻。目前的儀器性或生物性的地震前兆偵測尚未達高正確性與穩定性,具實用可能尚有一段的距離,但對於人體感應的部分,則對於規模六以上的地震的正確性十分高。由於正統的地震研究認為地震尚無法預測,故在研究資源的投入便不足,而現有的前兆偵測設備與資源又未能有校的整合。目前大陸已有一些理想性高的民間研究人員或組織已開始進行地面或未來以衛星建立監測網,進行地震預報。在生物與人體感應方面,由於生物的地震前兆感應較難進行資料收集,而其穩定性由招質疑,故尚未能納入正式的地震前兆偵測體性,十分可惜,台灣目前有的人體感應者,將能提供需多的地震前兆探索資訊,實為台灣的重要資產之一,應妥善運用。
2 建議
基於以上的地震前兆與預測的尚未臻於理想狀態,固有以下的建議來進行改善。1)應以多頻段判釋(雞尾酒療法)組合多種的前兆偵測手段已提高成功機率;2)善用已有的地震前兆偵測工具,如目前的氣象衛星熱紅外影像,各單位的GPS測站,地下水測站,氣象測站,應力測站,磁力測站應進行橫向的資訊流通;3)建立一台灣的地震預知聯絡會,將各類可易用於地震前兆偵測的資訊透過一整合組織與資訊流通平台進行分享;4)正視人體與生物感應的地震前兆偵測能力,應投入較多的研究資源進行正式的生物與人體的地震前兆偵測紀錄、探討與運用。
參考文獻
國內部分
池谷元伺,1998,地震前動物為何起騷動—電磁地震學之誕生部分,水產出版社
李玲芝、徐旻、戈風沙、強祖基、賃常恭 1999 地震短臨預報課題現況及設想,1999年海峽兩岸空間資訊與防災科技研討會論文集,196-197頁。
陳界宏、劉正彥、顏宏元、曾小蘋、葉義雄,2004,台灣地區地磁場變化與地震活動,地球科學集刊第十五期第三號, 361-370頁。
劉正彥、陳玉英、莊皓琨、林鈺翔,2004,1997-1999年台灣地區M>5.0地震期間電離層電漿臨界頻率與全電子含量之異常,地球科學集刊第十五期第三號,371 -384頁。
服部克巳,2004,大地震相關之地磁超低頻變化,地球科學集刊第十五期第三號,397-412頁。
國外部分
Bufe, C. and Nanevicz, J.: Ato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observations, animal behavior and earthquakes. In Abnormal Animal Behavior Prior to Earthquakes ( U. S. Geological Survey) 95, (1976)
Busirk, R. E., Frohlich, C. and Latha, G. V.: Unusual animal behaviors before earthquakes: A review of possible sensory mechanisms. Rev. Geophys. & Space Phys. 19, 247(1981).
Enomoto, Y. and Hashimoto, H.: Emiss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from indentation fracture of rocks. Nature 346, 641(1990).
Fujinawa, Y. and Takahashi, K.: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receding the Ito seismic swarm of 1989. Nature 347 ,376 (1990).
Scholz, C. H., Sykes, L. R. and Aggarwal, Y. P.: Earthquake Prediction: A physical basis. Science 181, 4102(1973).
有的大地震發生前,會有前震現象
在我國的地震史料中有不少震例記有前震活動。如西元1512年“五月雲南地連震十三日,八月雲南地大震”。1668年7月25日鎮江府、丹陽“戌時地震,先數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動搖,江河之水皆為鼓蕩,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內外震裂墻屋無算”。就是說在強震發生前數月或數日存在前震現象。
由於觀察認識到大震前有一系列小震,因此便可利用前震預報大震,並設法預防大震。比如1809年8月11日貴州正安“小溪裏、羅乾溪忽山動石墜,居民即將器具牛羊移居對山,遷畢地搖,房屋倒塌,田土盡翻,山泉凝而為潭,深不可測”。這說明,正安發生強震前,在小溪裏、羅乾溪存在明顯的小震活動,當地老百姓在觀察到這種前震現象後,馬上採取措施,人畜財物轉移到安全地方,避免了傷亡出現。
小震活動不斷,但無大震發生的現象也很多。另外小震活動不明顯,發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現。所以,以小震活動作為前兆預報地震,目前不具有普遍意義。
一次大地震之後,緊跟著就會發生一系列較小的地震,稱為餘震。大震之後的餘震活動,有的很多,有的很少,持續時間也不一樣。如1609年12月29日福建同安“酉時地大震,連日微震,逾震方止”。大震之後存在餘震活動,主震過去以後,要防止餘震,特別是強餘震進一步造成傷亡破壞,應有所戒備,避開危險地方。
日常生活中,觀察到了前震活動,並以它作為預報大震的手段,可以設法避免或減輕大震造成的傷亡和損失;大震發生之後,監視住餘震活動,可以防止災情的加重和擴大。掌握大地震往往有前震和餘震的活動規律,對於研究地震預報,進行防震抗震都有重要的意義。
http://159.226.2.5:89/gate/big5/www.kepu.net.cn/gb/earth/quake/reason/rsn01.html
參考就好!
筆者從921地震觀察到現在,發現台灣這幾年的大地震前幾乎很少有前震的發生,也就是說大地震不來則已,如真有大地震,一定是作一次來,第一個最大,再來都是餘震,因此台灣不同於大陸,台灣比較不會出現前震的現象,也就是說台灣的地震型態,無法事先靠前震偵測預防,一定要靠民眾自己的地震危機處理常識來防範 ~
地震響鳴現象
先來看一則小故事,美國新墨西哥州有一個名叫陶斯(Taos)的小鎮,當地居民常會聽到山谷間發出低頻「嗡嗡」聲,少數人被這種聲音逼到快發瘋
,但這種聲音卻無法用一般麥克風或偵測儀錄下來。於是,美國國會在一九九七年組成調查團,到當地研究此怪異現象。
結果發現,原來這是地震前空間出現怪異的物理變化,導致少數人耳內放電增強的現象;他們稱之為「地震響鳴」。地震前,震區上空大氣電離層電子濃度發生急劇改變,使自然界出現許多反常現象,與此相應的溫度氣壓變化,常使人體感到不適。特別是靈敏的耳朵,常會有耳鳴、頭暈等現象。有些人甚至感到耳痛、頭痛與失眠等。
為何有些人會有這種「特異功能」,而有些人則否?其實,與內耳構造有很大的關係。聲音從外耳傳入中耳腔內,靠著中耳腔的三塊聽小骨,將機械能傳遞到內耳,震動耳蝸內的淋巴液後,再由毛細胞將機械能轉變為電能。
耳蝸內富含鉀離子的內淋巴液與富含鈉離子的外淋巴液,維持著一百二十五mV至一百五十mV的電位差,兩種淋巴液體積相加後,構成耳蝸內的共振腔。耳蝸包埋在顳骨裡,顳骨是人體所有骨頭中最緻密的,從結構上來看,這就形成固體到液體一種很特殊的共振結構。
聽小骨、耳蝸與顳骨總合起來的質量,每個人皆不相同,某些人的總質量,特別容易對地球所產生的特殊頻率的物理現象起反應。這也說明為何只有少數人是「地震易敏者」,甚至在他們身上也可能只有某一邊是特殊的「地震易敏耳」呢!
「地震易敏者」不只感應居住地附近將要發生的地震,甚至對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地震也可感應。因地殼釋放出的能量,可以如同水波沿著水面傳導一般,只要能量夠大,的確可沿著地表傳到地球每一個角落。
經常感應到地震的人,甚至可以經由學習,從每次耳鳴發生的時間、發生的音調與發生的特性來預測地震位置與地震大小。
觀察「地震易敏者」的反應時,還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人在地震發生前,會有耳阻塞(ear block)效應,病患耳朵在一段時間內,突然失去聽覺,對所有聲音皆不起反應,有些人在此同時,還會聽到某一個特定頻率的單純聲音。
這是否為地震前特殊的磁場,對「地震易敏者」內耳或腦部所造成的影響,仍然是未知。在醫學上,這是令人很感興趣的現象,說不定某種強度的磁場,可使耳鳴消失或至少對耳鳴病患有某種程度治療效果。
地震前會耳鳴的病患,目前並無有效治療法。醫師能做的第一件事,應是先接受「某些人在地震前,的確是會有耳鳴發生」的事實,正如陶斯小鎮的調查專家一樣,不要在一開始就先否定「地震響鳴」現象,否則將無法解決任何事情。
(本文作者為景升聯合診所院長、耳鼻喉專科醫師)
以下是網友lin無私的分享他發現地震前兆的簡單方法~水桶觀察法

只要有一桶水,內盛1/3的水,放在有圓形燈泡的室內底下;可以是浴室內,靜置3分鐘。
然後觀察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燈光反射,會發現地面的地層,似乎地層
隨時在小小振動,尤其農曆初一與十五附近,振動是更大。
2004年,當時你預測大大地震時,起初,我不是有耐心觀察,只觀察一分鐘,所以不相信,但是持續觀察30分鐘,才發現水波變化很大很大。
再從站立看水桶中央看圓形燈泡形狀,幾乎不是圓形,而是很大很大的變形,變來變去,是我研究三年以來,從未見過。
心想如果是圓形的地球,那地球不就糟糕了。於是在網路以220.139說我相信李振吉先生所說的話。
果然在10月26日,在印尼外海發生9.2級地震,並且引發海嘯。
地震達人於2007/08/17 09:44回覆
lin 謝謝你給我這個資訊,我也想實驗看看,你真是聰明,想到此方法,這個方法是你想到的嗎?如果是的話,希望能幫你將此方法 po在網路發表分享~不知可以嗎?
再次的謝謝你無私的分享!
ok ! 好的,當然可以可以阿,我很樂意。
我平常喜好研究東研究西,有研究成功,也有研究失敗的,之前研究電視,徹徹底底大失敗,常常大懊懺,又常常大懺悔,又逢921地震,大懺悔之際,常念佛
,,又常念神的我,心想應當更積極點,於是全心全意研究地震。
我並不是很聰明,只是將我所知道的理化與地球科學想在一起,(觀察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水,地心引力與水對水桶的附著力,似乎是平衡的,所以所以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水,易受微量的地層振動而變化)(用盡了心思,日日夜夜的思考所得)。
還有一些心得
那就是越接地震的時候,觀察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水波的微量變化,會頻率越高,振幅也越大些。
水波的微量振幅,可以用來比對地震的能量(級數),(如果常常做記錄的話,就可以比較出,預測出後來觀察的地震的能量)
還有一些心得
就是用彈簧天線,的微量甩動方向,或者微量擺動方向,測知地層振動從何而來的方向。
再從許多參考點測出的方向,交會,所得的交點,大概就是地震點呦。
還有一些心得那就是
在一天之中,白天的振幅,似乎較晚上的振幅,要大一點點。
以上以上以上都是用較為科學的方式,都需假借依靠外物。
而李先生所用的是生物自我本能的方式,不需假借依靠外物,境界更高。
從觀察其他生物所知,較為附和人情化,也較附合人性化。
而科學的方式,有點呆板,枯燥無味;而且也不宜長時間觀察水波,因為呼吸太多的水氣,會對肺部不好。所以不能常時間常常觀察。(我目前正在改善為用數位攝影機攝影,用電腦處理影像,用電腦找出頻率,用電腦找出振幅,用電腦找出方向,而且還要有許多參考點來一起處理,才能找出預測的時間,能量,地點,過程較為多元,複雜,.....)
所以還是李先生的方法,能較科學的方法更為先知道,更為簡單,更為容易,。。。
lin網友發現台灣921地震之前,確實有地震前兆現象-2
以下是網友 lin發現的921前兆現象
台灣921地震之前,確實有地震前兆現象
我記得就在921地震之前兩周,我曾騎腳踏車到二重疏洪道來逛一逛,途中經過蘆洲鴨母港溝之後的排水溝,有見到水溝內,有好幾處都在冒氣泡,情形就像煮開水,滾開了的現像,冒好多濃密的氣泡,有大又有小,我起初不以為有異。
直到發生921地震之後,電視報導研究地震20年的老先生說:地震前,水會有氣泡,水溝也會有氣泡,之後,才讓我想到這件確實的事情。
有學五術的弟弟說:古代人說:地震前會有大量蚯蚓跑出來,烏龜跑出草叢;我記得那時期,常常爬山,也確實有蚯蚓跑出泥土,逛疏洪道,也確實有烏龜跑出草叢。
我本來對地震前一點研究線索都沒有,也還沒想到研究,再聽他一說,終於有概念了,終於有信心了,也開始研究,後來到圖書館查古人說的書,確實有這現像。
我後來研究地震也就先從觀察排水溝與觀察洗臉盆內的水,與觀察水桶內的水,開始。也有觀察水池,在堤防上觀察淡水河。也有觀察自然界現象,觀察自然界生物現象,有點準,但是不是非常非常準確.......誤差多些....。
在1022時,當時我正在廁所蹲馬桶,也無意中,正在看洗臉盆內的水,頻率很高,振幅也很大,也恰好那時發生地震; 從此也再研究頻率與振幅,後來才發現頻率與地震時間有關,振幅與地震能量有關。
觀察水桶的方法,是我一方面正在研究,一方面正在想,一方面正在到處注意觀察,無意中,發現水桶內,水面與水桶的交界地方,水波振動的特別明顯。後來才特別研究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水波的微量變化........。後來才找到以上以上以上的心得。
lin網友發現台灣921地震之前,確實有地震前兆現象-2
台灣921地震之前,確實有地震前兆現象
我記得就在921地震之前兩周,我曾騎腳踏車到二重疏洪道來逛一逛,途中經過蘆洲鴨母港溝之後的排水溝,有見到水溝內,有好幾處都在冒氣泡,情形就像煮開水,滾開了的現像,冒好多濃密的氣泡,有大又有小,我起初不以為有異。
直到發生921地震之後,電視報導研究地震20年的老先生說:地震前,水會有氣泡,水溝也會有氣泡,之後,才讓我想到這件確實的事情。
有學五術的弟弟說:古代人說:地震前會有大量蚯蚓跑出來,烏龜跑出草叢;我記得那時期,常常爬山,也確實有蚯蚓跑出泥土,逛疏洪道,也確實有烏龜跑出草叢。
我本來對地震前一點研究線索都沒有,也還沒想到研究,再聽他一說,終於有概念了,終於有信心了,也開始研究,後來到圖書館查古人說的書,確實有這現像。
我後來研究地震也就先從觀察排水溝與觀察洗臉盆內的水,與觀察水桶內的水,開始。也有觀察水池,在堤防上觀察淡水河。也有觀察自然界現象,觀察自然界生物現象,有點準,但是不是非常非常準確.......誤差多些....。
在1022時,當時我正在廁所蹲馬桶,也無意中,正在看洗臉盆內的水,頻率很高,振幅也很大,也恰好那時發生地震; 從此也再研究頻率與振幅,後來才發現頻率與地震時間有關,振幅與地震能量有關。
觀察水桶的方法,是我一方面正在研究,一方面正在想,一方面正在到處注意觀察,無意中,發現水桶內,水面與水桶的交界地方,水波振動的特別明顯。後來才特別研究水桶與水面的交界處,的水波的微量變化........。後來才找到以上以上以上的心得。